XF18-135+10-24開箱
![DSCF6209](https://farm2.staticflickr.com/1785/29227686128_a711c8e002_c.jpg)
沒意外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富士的鏡頭開箱了。
定焦=>恆定光圈變焦=>到現在旅遊常用焦段...,下一次或許就是輕便型DC了。
![DSCF6214](https://farm2.staticflickr.com/1763/42381649724_1f71e54ede_c.jpg)
XF10-24的變焦環與我的印象中有所不同,我記得早期要買時是跟18-55一樣金屬質感,
這次購入已改為橡膠了,但認真說我比較喜歡過去的金屬接環..,橡膠我都會害怕
以後會不會變的很黏...
雖然是F4恆定光圈,但與紅標鏡不同,光圈環採用的是與一般鏡頭相同的光圈環設計,
手感略優於18-55,18-55的實在太鬆,10-24帶有一點Q度。
![DSCF6217](https://farm1.staticflickr.com/924/28231185527_9e2a229413_c.jpg)
72mm大口徑,其實已APS-C鏡頭來說是相當驚人的..
就算是SONY的16-35ZA也不過這個口徑,當然啦體積與重量還是XF10-24輕便一些,
大口徑最大的問題就是濾鏡價格貴...。
![DSCF6224](https://farm2.staticflickr.com/1761/29227690118_cdf30026da_c.jpg)
18-135的布局與10-24非常相近,手動對焦環為金屬手感,變焦環為橡膠手感,
光圈環與其他一般XF鏡相同,無光圈值標示,但是手感比較清脆,論手感的話18-135比較接近
過去購入的鏡頭。
![DSCF6225](https://farm2.staticflickr.com/1801/42381646584_ccb396aea2_c.jpg)
這顆鏡頭具備了WR,這也是我購入的原因之一,畢竟旅行難免會遇到下雨的問題,有他至
少還能持續工作啊..,10-24沒做WR實在可惜。
有別於其他大廠,富士的18-135是菲律賓製造,而非中國製造。
![DSCF6227](https://farm1.staticflickr.com/927/29227688028_1b92e381ba_c.jpg)
67mm口徑,比起EF-M甚至FE鏡還是大上不少,不過多了五級防手震與WR大概也只能這樣了。
結論:
1.把12mm+16-55+50-140換成這兩顆後重量少了近一半。
2.18-135的最近對焦距離相當劣勢,但是10-24表現卻還ok,未來室外可能18-135為主,
室內則靠10-24了
3.這兩顆鏡頭的防手震表現都還不錯,18-135甚至再望遠端1/15都還有不錯的成功率。
沒意外這兩顆鏡頭應該就是我在富士的終點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